编者按:为切实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推动廉洁理念融入乡规民约、行业规范、企业章程、师生行为规范,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校园师生教育、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各领域行风建设,“清风北京”微信公众号开设“廉润京华”专栏,持续推出全市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深入推进新时代首都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更高标准建设北京“廉洁工程”凝聚强大思想共识。欢迎大家阅读、下载并积极转发,传播廉洁理念、弘扬廉洁文化,共同营造全社会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
挖掘历史廉洁基因
推动勤廉精神传承创新
一
从历史文化中追溯源流
石景山区纪委监委从地方史志、红色教育基地等追溯源流,充分挖掘历史中为民务实、忠诚担当、勤廉奉公等廉洁基因,提炼有本区域特点的勤廉元素,倡导融入实际工作中。
“清廉守正”
从“羊续悬鱼”看清廉传承
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中,“拒贿守节” 是永恒主题。东汉南阳太守羊续“悬鱼拒贿”的典故,正是“清廉守正” 的生动注脚。羊续面对下属送来的鲜鱼,高悬于庭,以表拒贿决心。在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中,石刻静静矗立,跨越时空传递着清廉坚守的不朽信念。
"勤政护民"
于成龙治河彰显为民担当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清康熙年间,浑河(永定河)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于成龙临危受命,带领百姓筑堤浚河,日夜坚守,守护一方安宁。他用脚步丈量民生疾苦,以实干践行“民为邦本”的理念,“前于后于,百姓安居”的民谣传颂至今。
"忠诚守纪"
王荷波用生命铸就革命信仰
革命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鲜红底色,“严守纪律、对党忠诚”的基因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愈发厚重。作为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被捕后,虽受尽酷刑但坚决保守党的秘密,他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铮铮誓言,树立了“忠诚守纪”的精神标杆。
二
在生动实践中传承创新
石景山区纪委监委在传承勤廉精神内核基础上,通过开展阵地建设、纪法宣讲、廉洁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历史勤廉元素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教育产品。
沉浸式警示教育
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融入中华传统勤廉文化,分为倡廉厅、明纪厅、警示厅、展望厅,专设“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发展历程”特展,累计为9万余名党员干部提供立体化、多元化、精准化警示教育。
组建“清风讲师团”
针对基层单位开展纪法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针对性不强等难题,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党校组建“清风讲师团”。对全区各单位“点单式”授课,量身打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案例剖析等精品课程,让说纪释法成为常态。共授课100余场,覆盖5800名党员干部。
开展特色品牌活动
以连续开展三十年的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 为载体,全区上下结合实际开展“廉修身·话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廉护航·向未来”青年干部主题活动、“我心中的廉”作品征集活动等,贴近干部群众身边,让干部群众可触可感。
涵养清廉家风底蕴
联合区妇联连续三年开展廉洁家风主题活动,在传承传统家风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家庭特点,发出家庭助廉倡议、编印优秀家书集册、全区巡展廉洁书画作品,将清廉家风融入日常生活,以清廉家风涵养优良作风。
推动廉洁文化向基层延伸
拍摄制作廉洁文化宣传片《廉韵石景山 清风润人心》,集中展现羊续悬鱼、于成龙治河等历史故事与当代石景山勤廉实践的传承脉络,面向区人大代表、特约监察员、社区党员群众代表播放。
推动廉洁文化进社区,鲁谷街道建立20余个社区廉洁文化图书角,定期举办“清廉读书会”,居民们品读历史,分享家风故事,感受勤廉精神。
三
在基层一线传递榜样力量
聚焦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者、退休老同志等群体讲好勤廉故事,以“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崇尚廉洁、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
田宗豪,石景山区离休老干部。他曾投身解放战争、立足岗位奋斗多年,年逾九旬仍积极为党发声、传递正能量。生前创作400余条“红色短信”,以亲身经历为青少年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司法公正的守护者
马婷婷,石景山区法院法官。面对案件当事人试图以银行卡行贿的行为,她严守纪律、坚决拒绝,以铁面无私的态度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社区群众的“主心骨”
张爽,八宝山街道永东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他牵头推进小区排水管线改造、道路拓宽、千余户居民用电改造等80余项惠民实事,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勤廉为民的答卷。
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集中盈配资,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