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做过一项“财富与性格”研究。
他跟踪调查了数百位创业者,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并记录下他们的创业历程。
结果他发现:那些创业失败的,赚不到钱的人,大都是“回避型人格”。
他们面对可能的风险与挑战时,总是像面对猛兽般,本能地选择后退和逃避。
最终只能眼睁睁地错失机遇,与财运擦肩而过。
1
管理学中有个“机会窗口”理论。
意思是说:真正的财富机遇转瞬即逝,唯有果断行动者才能抓住。
那些胆小又怕风险的人,往往在畏缩中止步不前,即便机会再好,也只能白白浪费。
我有个朋友,出身名校,个人能力非常出众,一毕业就进了大厂。
可工作干了好多年,他的工资也没有多大的起伏。
有一年,公司计划开拓新市场,领导有意让他牵头负责。
这本是晋升加薪的绝佳机会,换作别人可能立马就应下来,可朋友却犹豫了。
那段时间,他脑中反复思索:新市场新环境,我能行吗?到时做不出成绩怎么办?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在重重忧虑之下,他还是婉拒了这次机会,选择留在熟悉的岗位。
而另一个得到这个机会的同事,却在几年之内升了职,加了薪。
现实中有很多像朋友这样的人,明明有很多机会摆在面前,却瞻前顾后,思虑重重,担心失败,害怕风险……
结果他们就只能被自己的胆怯困住,难以有更好的发展。
回避型人格者都是如此,并非看不到机会,只是被恐惧的阴影吞噬了行动的勇气。
他们如同站在金矿前的人,明明听见财富的召唤,却因惧怕洞内可能的黑暗与未知,始终在财富的洞口徘徊。
正如作家罗望所说:金钱从不为等待者和迟疑者停留,它只奔向行动者与冒险者。
遇事总是习惯性回避的人,哪怕能力再强,也注定与财富无缘。
2
有人曾问李开复:创业这么多年,觉得什么最可怕,是遭遇失败吗?
李开复回答说:“遭遇失败是常态。但真正的失败,是你因害怕而不敢继续开始。”
要知道,成年人赚钱,必然会经历各种打击与挫败。
稍一受挫,就失去勇气与信心,这样的人即便才华出众,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
美国导演雷尼・哈林,曾执导过《虎胆龙威2》《绝岭雄风》等卖座影片。
按照正常发展,他在好莱坞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可在2003年,他执导的电影《浴血丛林》一经上映,就惨遭票房滑铁卢。
除此之外,电影的口碑也极差,很多影评人都对他口诛笔伐,认为他“毫无导演才能”。
一时间,强烈的挫败感,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迅速淹没了哈林。
他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拍大制作,所以此后再有制片厂请他拍大片,他都因害怕失败,一一拒绝了。
久而久之,找他拍片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得不到执导机会,后来他只能转向一些小成本的海外项目。
他的事业也跟着跌入低谷,再无丝毫起色。
作家梁静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的泥潭里服输、认命。
回避型人格者,对挫折的耐受度极低。
任何否定信号都会被他无限放大,成为压垮他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如同脆弱的瓷器,受不得任何磕碰。
可在通往财富的路上,恐惧受伤,害怕挫败,不敢继续前行,就会永远失去抵达终点的可能。
3
作家J.K.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时,遭遇了无数次退稿。
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把每一次退稿都当作是“成功前的练习”。
当时她白天打零工,晚上熬夜打磨小说。
除此之外,她仍不断地给各家出版社投稿,一家被拒就换另一家……
最终,有家出版社愿意出版这套小说,结果创下了5亿册销量。
而不服输的罗琳,也从靠救济金生活的单亲妈妈,逆袭为了身价超10亿美元的顶级作家。
作家罗伯特·清崎说:大多数人都想变富有,可只有1%的人能成为富人。
为什么?
想要成为一个富人,除了有能力之外,更要具备不恐惧、不退缩的勇气。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曾坦言,创业初期店铺因经营不善差点倒闭,他也一度想要放弃。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正视失败,并总结出“一胜九败”的经营哲学:
十次尝试,哪怕九次失败,只要一次成功就能奠定根基。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大胆创新,从面料研发、款式设计、店铺体验等方面开始革新,不断颠覆行业常规。
凭借这种勇猛精进的开拓勇气,他铸就了一个服装帝国,也成为了顶尖富豪。
很认同一句话:想要赚大钱,一定要把玻璃心,换成钢铁心。
财富之路布满荆棘,恐惧只会令人寸步难行。
面对赚钱路上的种种挑战,只有不怕输的人,才能克服所有困难,把财富收入囊中。
所以,不管你挨了多少锤,受了多少难,都不要害怕和逃避。
当你为了事业和目标而不断努力,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命运的回馈。
4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说:“困扰你的并非挫折本身,而是你对挫折的灾难化想象。”
在赚钱的过程中,真正让你产生逃避心理的,也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你对它们的认知。
想要改变回避型人格,必须重塑认知,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小方法:
1. 写下恐惧,直面最坏结果。
遇到难以预料的打击或挫折,产生恐惧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它。
当恐惧感来袭,不妨写下最坏的结果。
这时,你就会发现,那些最糟糕的状态,发生概率极低,后果也并非无法承受。
当你消解了这种恐惧,不再害怕失败,赚钱自然也就容易了。
2. 迈小步,积累成功体验。
面对看似艰难的任务,你可以主动出击,比如尝试一个稍有挑战的小任务。
当你完成了一个小挑战,你的大脑就会获得一次“我做到了,并没有发生灾难”的正向反馈。
这种微小的成功体验不断累积,能显著增强你的心理韧性。
有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你自然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事业顺风顺水。
3. 重构失败,转化认知视角。
失败是个客观事实,它对你的影响取决于你对它的认知。
你可以将“失败”定义为“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或者“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验”。
剥离其灾难性标签,那么失败就不再可怕。
当你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淬炼,那些挫折,终将成为铺就你财富之路的金砖。
4. 先上车,再调整姿态。
很多恐惧都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当你感到摇摆不定的时候,请用“下一步做什么”代替“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行动永远是驱散焦虑和担忧最有效的方式。
一旦你开始执行,付出具体的行动,财富才能被你的双手开掘出来。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在商界,长期来看,是理性勇敢者的天下。”
金钱从不躲避任何人,是人因恐惧而背离了财富的方向。
想要赚钱,一定要戒掉回避型人格。
当你能在风险与挑战中稳住阵脚,不逃避不畏难,金钱也会慢慢向你汇聚。
点个赞吧,少一点逃避与畏缩,多一些勇气和行动,你就能突破任何阻碍,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
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集中盈配资,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