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8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内蒙古某训练基地首次公开展示了无人化作战新模式,这场代号为"砺剑-2025"的演习中,无人机"蜂群"与地面机器"狼群"的协同作战场景震撼亮相,标志着我国陆军智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陆军首次披露的无人化作战模式是作战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但尚未达到全域成熟的完备体系;在台海方向可能成为关键作战样式,但并非唯一决定性力量。
一、无人作战体系处于突破性发展阶段
1.核心架构已验证
陆军演习中实现“无人机蜂群”与“机器狼群”的立体协同作战,验证了跨域协同与分布式智能决策能力,标志核心战术架构初步落地。
2.技术支撑仍存短板
o抗干扰缺陷:演习中曾因蓝方电磁压制导致作战失败,暴露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不足;
o跨军种整合未公开:陆军级无人体系与海军、空军的数据链融合尚未见实证。
二、台海应用的战术定位分析
1.美军倒逼技术加速
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已提出“地狱景观”计划,拟在台海部署数千无人载具对抗解放军,这将直接推动我军无人作战技术迭代升级。
2.作战效能与局限性
o优势场景:
§机器狼群协同步兵班作战半径扩大至1500米,火力密度提升200%,可降低人员伤亡;
§低成本量产能力(单台机器狼成本数千元)适合高强度消耗战。
o制约因素:
§当前仅陆军合成旅级验证(如第76集团军),未覆盖两栖登陆等复杂战场需求;
§反无人机技术(如GL-6主动防御系统)可能削弱无人集群突击效果。
三、未来战场角色判断
1.关键增量非替代力量
央视演习画面显示,无人战车与机器狼主要承担前沿突击与火力支援任务,步兵仍为核心决策节点,表明当前阶段为“有人主导+无人协同”模式。
2.体系化作战趋势明确
美军“地狱景观”计划与解放军演习均指向同一方向:未来台海冲突将是以无人集群对抗为前导、多域联合作战为支撑的体系战争。
结论:突破性里程碑,非终极形态
陆军披露的作战模式标志我军已掌握无人化作战的核心能力,但体系成熟度距离“全域覆盖、跨军种融合”仍有差距。在台海方向,无人装备将成为降低伤亡、提升作战效率的关键手段,但最终决胜仍需依赖陆海空天电全域作战体系的综合对抗能力
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集中盈配资,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